《贯彻党代会精神》系列访谈: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 闯出缩小“三大差距”新路子

金华广电总台《金华新观察》推出《贯彻党代会精神》系列访谈节目,邀请部门、专家、学者,全方位、多角度、接地气地来给大家解读金华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贯彻党代会精神。

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室的是金华市农业农村局秘书处处长四级调研员王家红、产业处处长李关春和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马远军。

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一场大考,是摆在浙江面前的考卷。刚刚闭幕的市第八次党代会上,明确指出要聚力共建、共富共享,打造美好幸福家园,争当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其中更是提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闯出缩小“三大差距”新路子。报告中提到的缩小“三大差距”究竟指的是哪三大差距?它们对我省实现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起到什么深远影响?目前,我们金华在这“三大差距”中具体表现如何?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马远军解读“三大差距”)

2021年金华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7374元和33709元,城乡收入比2.01。从全省来看,我市农民收入低于全省1538元,城乡收入比高于全省6个比分点;从全市看,还有5个县(市、区)没达到3万元,还有4个地方城乡比在2以上,其中收入最高的义乌和磐安相差1倍。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幅每年快于城镇居民近1个百分点,2021年达到11%,高于城镇居民收入1.5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三位。今后,我们提出农业收入每年增长9%以上,城乡收入比到2025年缩小到1.9以内。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处处长李关春介绍金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深入推进之年,而我们金华市又有三个县市区被列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首批试点,在这个名单当中,既有义乌、东阳这样的经济强市,也有像磐安这样的山区县。我们应该如何因地制宜的来缩小城乡差距呢?近两年,我市各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村富民“十法十例”拓展共同富裕新路径的经验做法。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秘书处处长、四级调研员王家红介绍我市共富新路径)

要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农村。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和人才是重要的支撑。接下去金华市农业农村局将聚焦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重点开展六大工程:

1.实施平台能级提升工程。

2.实施现代种业跃升工程。

3.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4.实施特色品牌建设工程。

5.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

6.实施农业产业强链补链工程。


来源:金华广电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