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研究院召开2022年度第一期班子会议


2021年,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学院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国家和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积极整合协同校内外乡村振兴领域优质研究资源,持续推进校地乡村振兴合作融合,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鉴于此,我校乡村振兴研究院于202231上午930召开班子会议。

会议从三个方面对2021年的工作做出了总结。第一,整合研究资源,组建人才队伍。目前,乡村振兴研究院已形成专家顾问团队,研究内容涵盖文化、教育、社会治理、环境生态、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对接社会乡村振兴领域需求。第二,联系地方政府,深化校地合作。乡村振兴研究院专家团赴新疆温宿县、宁波奉化滕头村、磐安县尖山镇等多地进行考察调研,进行了丝路、轨道交通以及旅游村庄等建设,将乡村振兴工作与高校社会服务智能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资源,深入到省内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对接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第三,开展学术交流,催生研究成果。乡村振兴研究院总结制作了6门宣讲课程,举办各类讲座12起,授课人员达千余人次。此外,《乡村人才振兴机制与模式》《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返贫治理理论与实践——基于浙江案例的研究》《开放 积聚 创新——都市区发展的浙江经验》等著作已在出版过程中。据统计,2021年度我校出版乡村振兴研究方面著作近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提供政策咨询与调研报告3份,充分发挥了乡村振兴高端智库的功能。


为了紧跟国家和浙江省新的战略需求,积极应变、主动作为,树立更高目标,实现更好转变,奋力书写服务乡村振兴大文章,经乡村振兴研究院班子成员充分讨论与研究,研究院在2022年的工作主要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凝练方向和领域,充分整合学校学科优势资源,聚焦乡村治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旅融合、乡村教育等优势特色方向,打响品牌、做出样板。二是进一步凸显地方服务效能,汇聚校内外更多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库、需求库和成果库,搭建校地合作间的桥梁,持续推进与新疆温宿县校地合作,积极参与温宿故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与腾头乡村振兴学院开展深入合作,共享培训教学资源;继续做好丝路驿站建设相关工作等。三是进一步促生学术研究成果,建立乡村振兴研究成果库和典型案例库,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系列丛书出版工作,争取上半年完成5本专著出版;与中国社会科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联系,争取开辟专版专栏刊发我校乡村振兴研究成果,扩大成果学术影响力。四是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影响,积极组织承办各类乡村振兴会议,牵头组织乡村振兴系列论坛。五是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及时收集学校乡村振兴工作方面信息,形成“师大乡村振兴工作简报”;联合各界媒体制作乡村振兴专题节目,全面展现乡村振兴的浙江风采。六是进一步提升平台造血功能,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乡村振兴培训项目,形成鲜明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扩大社会影响。

最后,与会人员积极的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建议和展望。